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七上反切許玉切頁碼第216頁,第7字續丁孫
旭日旦出皃。从日九聲。若勖。一曰明也。
鉉注臣鉉等曰:九非聲。未詳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十三反切喧玉反頁碼第551頁,第2行,第2字述
日旦出皃。從日九聲。讀若朂。
鍇注臣鍇按:《詩》「旭日始旦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七上反切許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211頁,第4字許惟賢第532頁,第6字
日旦出皃。
段注《邶風》。旭日始旦。傳曰:旭者,日始出。謂大昕之時。旭與曉雙聲。《釋訓》曰:旭旭,蹻蹻,憍也。郭云:皆小人得志憍蹇之皃。此其引伸叚借之義也。今詩旭旭作好好。同音叚借字也。
从日。九聲。讀若好。
段注好各本作勖。誤。今依〈詩〉音義訂。按音義云許玉反。徐又許九反。是徐讀如朽。朽卽好之古音。朽之入聲爲許玉反。三讀皆於九聲得之。不知何時許九誤爲許元。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云許元切。徐邈讀今之音義又改元爲袁。使學者求其說而𣃔不能得矣。大徐許玉切。三部。
一曰朙也。
段注此別義也。明謂日之明。引伸爲凡明之偁。
白话解释旭,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样子。字形采用“日”作边旁,“九”是声旁。有一种说法是,“旭”是朝阳绚烂。
旭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424頁,第15字2陳昌治本第547頁,第1字3黃侃手批第420頁4說文校箋第273頁,第2字5說文考正第262頁,第14字6說文今釋第943頁,第3字7說文約注第1629頁,第1字8說文探原第3502頁,第1字9說文集注第1393頁,第4字10說文標整第167頁,第14字11標注說文第270頁,第14字12說文注箋第2183頁,第2字13說文詁林第6773頁【補遺】第17010頁14通訓定聲第978頁,第3字15說文義證第574頁【崇文】第2293頁16說文句讀第875頁17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387頁,第2字18古字釋要第650頁,第8字